基础课部以“三结合 五赋能”理念赋能课程建设 进阶打造教学新范式

发布者:基础课部发布时间:2025-03-28浏览次数:14

基础课部将三结合五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实践,用筑基赋能迭代三个关键词,精耕细作落实育人举措,实干创新践行使命担当,为筑牢课程改革基点深度赋能,致力厚植部门的服务力、贡献力、支撑力。

继学校高质量发展工作暨2025年重点工作线上研讨会后,基础课部迅速响应,先后通过召开教研室主任、全体教职工会议等形式,研讨总结部门在创新培养方式开展课程+医药教学改革、实施AI赋能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成效。如课程+医药教学改革中,部分英语教学融入了中医药专业词汇和文化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提升了专业英语水平;在AI赋能教育教学方面,利用智能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数学学习辅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有了明显提升。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对制约自身发展的困难和瓶颈进行了深入剖析,如部分教师在跨学科知识融合方面存在不足案例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既总结成绩展示成效,又查找不足剖析原因,更聚焦发展谋划创新,进一步推动部门教育教学工作纵深发展。


目前,基础课部在三结合五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兼顾外延与内涵发展,操其要于上”“分其详于下,从学科交叉融合、医药+微课开发等维度深耕细作,明确在课程重构、教学创新、评价改革、资源建设等方面蓄势能、破瓶颈,全员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合力共为,致力形成课改有成效、发展有优势、工作有亮点新局面。


在课程重构方面。大学数学教研室全员参与开发商业数学建模”“大数据分析基础等模块,并将经管类专业案例融入其中计划在本学期内完成模块框架搭建,下学期在相关专业课程中试点应用。大学英语教学开设跨文化商务沟通”“科技英语写作微课程,并将国际商务认证相关内容有机融合计划在两个月内完成课程大纲制定,力争在本学年第二学期正式开课。

在教学创新方面。积极推行1+X模式,即1门基础课+X个行业应用场景。如开发数学+ 金融风控”“数学+ 供应链优化等应用场景教学案例,每个场景教学案例将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开发并投入使用。建设双语工作坊,英语教师联合专业教师开发全英文专业导论课,计划下学期在部分专业先行试点。

在评价改革方面。要求任课教师建立学生能力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性成果,从本学期开始实施,并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希望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英语水平对接雅思/托业考试、数学能力对接行业认证考试,与相关考试机构沟通合作事宜,争取在本学年内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具权威性的评价标准。

在资源建设方面。筹措开发“数字素养平台”整合SPSS/Python等工具的教学资源。借鉴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全球胜任力中心的成功经验,对接国际MOOCs资源,建立虚拟海外课堂,打造自己的“全球胜任力中心”,逐步推进中心建设。

基础课部负责人表示,要突破传统公共课定位,主动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保持学科系统性的同时强化应用导向,通过基础课+模式实现赋能目标的可测量、可评价。这为基础课部的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锚定目标,谋改革、提质量,将数学、英语从工具学科升级为赋能枢纽,以实绩实效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据悉,基础课部在深化课程改革方面,实施示范引领、精准培育、靶向突破三维战略,于2024年5月份已试点开展了课程+医药课堂教学模式,并积极探索AI与课程+医药融合新路径,各任课教师结合具体专业、职业需求以基础课的角度讲授课程内容,扩展基础知识内容,如增加中医药方面的英语知识、经济类的英语词汇、相关专业的数学模型等等,在谋划新内涵、新任务和新举措,做实课堂建设,夯实学业基础赋能学生成长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搜索
您想要找的